小学教育的社会实践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的社会实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育的社会实践报告1当今的大学生,已是一个非常普通且普遍的群体。若还以大学生身份为傲,不免贻笑大方。因此,如何使自己增长见识,提升本事,迫在眉睫。我想,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
日前,有幸于武陵区紫桥小学听了两堂教学公开课,获益良多,也不免有些思索。作为师范类专业学生,尤应如此。
教育,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十多年的教育才走进了大学,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各级教育中,我认为,小学教育不应忽视,反应重视。人并非生而知之者。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话一点也不假。一个人大学毕业了,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小学教育的重要呢?其必曰:“基石之坚才能建之如固。”这充分说明了小学时期教育的重要性。
其实,无论小学还是中学,教法的创新无疑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紫桥小学所听的两堂课上,“情景教学法”被广为应用。个人愚见,这很有必要。
情境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需要,创设一定的场景或氛围或提供具体的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紫桥小学课堂《美丽的“三潭印月”》上,这一方法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老师以“背景导入法”切入课题,(同学们可能还记得苏东坡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多么美丽的西湖呀,今天,就让我们再度去领略西湖美景—美丽的三潭印月(篇幅限制,不再赘述,下同)
二,多媒体是情境法的好帮手。老师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同学走近西湖,通过音乐的播放营造意境,引人入胜。这难能可贵。确实,老师说再多的西湖怎么美怎么美,终究学生还小,理解力有限,唯有他们自己用心感受,方有不一样的收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仙人掌王国》一课中,这一方法也演绎得十分到位。
现在全国各地都推行课程改革,新课标的概念已深入校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
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而各地、各学校、各老师也都以积极的姿态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与深入,很多老师为了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将自主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入课堂,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思考,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当天在紫桥小学上课的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而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是的,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被人广为称道,益处不容置疑。但其课堂演练不乏欠缺性,下面就紫桥小学听课实况谈几点拙见。
一、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过程简单化。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老师片面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份追求形式,造成认识上的肤浅化,操作中的简单化、表面看学生是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有时,文章很浅显,或者让学生回答的问题是诸如“图中的塔是什么形状?”(美丽的三潭印月)无效的问题,造成了大量有效学习时间的浪费??更多时候,小组讨论刚刚开了个头,老师就匆匆宣布讨论结束,也不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讨论、合作流于形式(可能与当天教学时间安排有关)。另外,还有在学生讨论起来以后,课堂气
氛热烈,老师却又不知如何引导、调控,如果学生发表了与自己意见相左或出乎自己意料的意见,教师容易扮演知识权威的角色,三言两语又转回自己原先的思路,仍旧以我为中心地讲下去。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个人觉得,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换感受。教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思维有多种角度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在这些真正有必要讨论时,让学生研讨合作,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取得实效。
二、 学习过程追求热闹的形式。不管什么语文课,学生还没有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还没有仔仔细细读书,还没有真正“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就来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片面追求外显的、热闹的形式,学习活动设计缺乏内涵、缺乏思维的深度,看似气氛热热闹闹,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收益很少,语文素养没有得到真正提高。那天老师执教《仙人掌王国》时,学生才刚刚读了一遍课文,老师就让同学们分小组表演仙人掌自述,学生们兴奋异常,大呼小叫,忙这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试问,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能提高哪方面的语文素养? 一方面,忽略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读的指导。众所周知,读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样才能对文本进行品味、揣摩、感悟和积累,充分领略语言的精妙,不断提升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惟表演化”的设计也忽略了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惟表演化”的语文课中,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口齿伶俐的学生才具有“话语权”,其他学生只能作为旁观者,不能均等地享受教育资源和机会。这样做无疑违背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再者,基本的生字生词辨认也因此忽视。
不难发现,在紫桥小学当天的公开示范课上,合作学习的无效现象确实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老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合作过程简短,讨论、研究匆匆而过;二是没有形成合作的机制,盲目地让学生分组,成员分工不明,结果乱哄哄一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由放任的状态;三是合作的目标不明确,把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合作思考,让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无实际意义;四是合作的全员参与性不够,发言汇报时往往优生包揽全场,学习能力较弱、反应较慢的学生则过于依赖或盲从;五是合作的问题缺乏个体的深思熟 ……此处隐藏14470个字……一个合格的专业的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备课内容。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如果备课不认真,考虑不周密,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些教师为了弥补课内损失,加班补课、多留作业,同时又使教师更没时间备课,以致课堂教学效率更低。这样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工作辛辛苦苦,但教学质量又理想。因此,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要坚持认真备课。
备课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通常先从整体入手,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加以通盘考虑和安排,拟定学期计划;然后是进一步作好每堂课的教学准备,写出课时计划。这一工作过程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参考书),了解学生,拟定授课计划,以及准备教具等。
要把一堂课上好,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除了对教材教法的把握外,更主要的是对学生把握。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这一环节。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新课改特别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前上课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教师做表演式的讲授、提问、示范,有条不紊地安排一节课教学程序,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而学生如何学论及很少,因而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这种单向交流模式不能体现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而现在的课堂教学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过程。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面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预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所以,现代教学是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发现、思维、探索、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了有利于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也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实施简单的加工改造,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习惯、发展素质的主要阵地。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上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每位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读书、热烈讨论、谈讲感悟。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兴趣,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其有所提高,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四、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学校是育人摇篮。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观念是最基础的一环。具体地说,要实现四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
1、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因此,教学的注意点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
2、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为适应这种情况,教学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因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应用,更多的是在新的情况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的情境相同。因此,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和背诵上,强调学习的过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它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方法,经过长期的训练,达到发展潜能的结果。
3、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共同协作。其教学方法是单纯教师教的方法,讲授几乎占据全部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按照师--生的形式单向传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所以为改变这种状况,陶行之提出“教学合一”,并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得到教育界所接受,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这是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要求的。因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智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4、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那种单一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集体教学、个别教学与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需要设
计教学环节与结构,在教学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这个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充满了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班级就充满了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教育就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活力。
实践总结:
我记得有位老师评价时说到的这么几句话:“老师是高校的,那学生也是高校的吗?”“关注学生,读好学生的书。”这几句话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想这应该是给老师们的一个深刻提醒,我们将为未来伟大的教学事业而不断努力着。总结我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但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的,有用的,受益匪浅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将会对我的以后学习起很大的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