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29 15:49:04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如茉莉》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1

《爱如茉莉》是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父母间温柔、细腻的感情,如一脉涓涓细流,在心里流动;如一缕淡淡花香,驻足在心房。本课中父母之间的爱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读后,一幅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的茉莉图便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由想起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

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妈妈生病住院让我为爸爸煮饺子吃的嘱托和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设计该课时,我抓住“爱”这个字眼,让学生在品词品句中体会这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在寻找文中细节描写时体会到人物内心那至深至爱的情意,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的含义。

一、析词品句,体会真情。

我紧紧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语言的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引导学生理解“记住”“虚弱”“钻”“紧握”等词的含义,从而体会父亲对母亲那份无微不至的关心;通过理解“直奔”“麻木”等词的意思,从而感悟到父母心灵相通的那份默契……

二、适时提点,学法指导。

在课文感知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作批注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语言的分量,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真正意义,循序渐进地学会语文学习。文中对阳光的描写,我渗透进环境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景是为感情服务的,领悟情景交融的作用。

三、课后拓展,品味爱心。

真情如平淡无奇的茉莉,人间处处有真情。为了让学生对这份平淡却又深厚的真情有更深刻的体会,我设计了如下拓展练习:

1.观察幻灯片,导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现出来的爱,从而强化学生的观察与积累能力。

2. 说说生活中爱的表现

3. 用“爱是……”来总结一下。

遗憾之处: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体会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浓情蜜意,品味父母及与女儿之间的那份真情。学生讲的很好,但我没有及时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2.课堂时间把握不当,导致课文环节未能全部完成,对课文总结力度不够。

3、课堂语言相对于缺乏,不能营造那种如诗如画的韵味。

改进措施: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明白我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强化自身素质,,增强教学基本功,增强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2、本节课课堂容量稍大,如果在课堂之前让学生找到细节描写,引导学生领悟,课堂上完成妈妈的话和爸爸妈妈执手而眠这两部分的细化感悟,引导总结爱是什么和课外拓展,时间分配就能合理完成,课堂结构也较为合理。

3、课前和学生交流不够,强化备学生的环节。

4、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上再下功夫,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下一番功夫,增强课堂效果。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2

课上完了,我陷入了“后教学”的追问和反思中。我的课听起来累吗?文本的语言魅力发掘出来没有?学生有没有体悟“爱如茉莉”的深意?有没有学会抓住细节描写进行阅读的方法……

如果说还是有点收获的话,那就是:课还是简单点好。《爱如茉莉》言浅意深,是一首至真至纯的爱的颂歌,茉莉自然地连缀全文,以平凡生活中的细节,来诠释爱的真谛。因此我的教学也力求与课文特点协同起来,学生读读悟悟,悟悟读读,朴朴素素,简简单单。

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目标应该尽可能地单纯,应该有的要有,不该有的尽可能地删除,而不是变化各中手段在它身上附加各中东西。教学目标应该尽可能地突出语言实践,透过“内容”,聚焦“形式”,指向“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基于此,我把教学重点设定为“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阅读体会爱如茉莉”。当目标简单了,学生就容易做到一课一得,每天进步一点点,长久坚持下去,语文能力就会提高,就像南怀瑾先生所说“日积月累的工夫是伟大到令人敬畏的”。

教学内容简约。一篇课文,一堂课可以教给学生的很多。具体到《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一共18个小节,如何进行取舍,把最精华的东西拿出来教给学生呢?“沧海横流,只取一瓢”,我精选了课文的第9小结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由第9小节始到第9小节终,紧扣其中最能拨动学生心弦的关键词“紧握”进行细读和品位,围绕“紧握”移情体验这样睡的辛苦,在角色置换中体会爸爸无言的爱,再由“紧握”发散开来,寻找细节,感受真爱,让课文中的“情”溢出来。

教学过程简化。整节课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思、悟细节中所蕴含的感人至深的情感,在品位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仿写一个细节,使学生得意、得言、得法。课堂上始终引导学生读书感悟,经历自读自悟的过程,每一步都力求实在,不走过场。始终在点拨、引导学生触摸语言、探究文本,进行对话交流,进行扎扎实实地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简单。我主要采用的就是“读悟法”。就是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咬文嚼字。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课堂上主要把“读”贯穿课的始终,在读书中向文本絮絮发问、请教、揣测、感悟,领会细节之妙。一遍一遍地读,一次一次地悟,读出自己的问题,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从文字表面读到了文字背后,培养了孩子善于观察细节,敏感体会人间至情的情怀。

说到遗憾,还是要说读,主要是朗读指导不到位,没有达到自己的教学预期。朗读指导如何透过文字的甲胄,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使学生的心与文本、老师的心一起跳动,是我今后要努力的地方。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3

《爱如茉莉》是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这件小事,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对于该课的设计,我抓住一个“爱”字,让学生在品词品句中体会这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在寻找文中细节描写时体会到人物内心那至深至爱的情意,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的含义。

一、析词品句,体会真情。

执教时,我紧紧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语言的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 ……此处隐藏10149个字……节,让学生在文本中感受父母间的那份“茉莉爱”,在重点字词的品读中引起共鸣。如对“直奔”“探”、“轻轻”“蹑手蹑脚”“布满血丝”的品读感悟体会父母之间的平淡无奇的爱,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发言踊跃,体会独特富有见解。

通过教学我认为如果在以下环节做得更好些,效果一定会更好。第一,课前要布置预习,明确预习的任务,节省课堂学生自学的时间,为学生品读感悟留有充分的时间。

第二,学生朗读的时间不足,特别是指导朗读的时间不足,引起学生共鸣不够。

第三,在挖掘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爱留给学生的时间有限,学生未能感受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孝敬与关爱。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13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一直很喜欢《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总喜欢配着喜欢的音乐,轻轻地入情入境地读给孩子们听。可是,真要想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教学环节传达给学生,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记得一篇文章曾这样写到:爱情如杯中的细沙,时间久了,沉入水底,仿佛不再存在,可是当你轻轻晃动水杯,你就会发现,细纱依然在杯中轻轻地舞蹈。我想,亲情更是如此。

课文中父亲和母亲相儒以沫多年,父母在生活中形成的默契,正是让我们为之动情的。那平淡的惦念、那执手而眠的温馨,如茉莉般平淡、洁白、幽香缕缕……这样高的爱的境界,却要才十多岁的孩子去体会,是不是强人所难呢?茉莉虽美,孩子们却还没有能力欣赏。这也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我在课堂上选择抒情的、具备渲染功能的语言,竭尽全力地将学生引入“那间病房”,引入作者的心境里,引入父母的心境里,如:“其实这段话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就连阳光也静悄悄的……让我们用心品味这份静谧与美好吧!”“就在这些细节中,老师感受到了这份爱……真爱就在这些平淡无奇的细节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孩子们即使不全懂,也会被他所触动。其实不论爱如茉莉、如玫瑰、如火焰……只要是真爱都令人感动,学生只要感觉到如茉莉之爱是美好的就行。

我们老师在解读文本时还是不要过早的把自己的领悟加给学生吧,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茉莉的美丽与芬芳,在我心中依旧充满魅力!希望孩子们心中也能留下茉莉的影子吧!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14

《爱如茉莉》是一篇弥漫着淡淡香气的散文,以生动传情的笔触,描写了父母之间互相关爱,有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芳香宜人,抒发了对这种感情的赞美之情。

题目十分新颖、别致,能激起人的阅读兴趣,但它也正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将“爱”与“茉莉”挂起钩来?如何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出“爱如茉莉”呢?

为了解决好这一难点,我在仔细研读文本后,拟定了教法:摒弃按部就班的程序,遵循“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心里特点,对内容大胆取舍,抓住题目和细节进行教学,整合成四个板块:1、导入课题,初步感受茉莉;2、品读课文,寻觅“爱如茉莉”;3、交流讨论,品味“爱如茉莉”;4、归纳提炼,拓展延伸。

本课中父母之间的爱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先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抓人物的一个动作、一种眼神、一句话语”去体会父母之间的爱,然后在课堂交流中紧紧围绕细节处展开品读,通过“直奔”、“紧握”、“叮嘱”等词语感受真爱,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中父母之间的一些小事体会到生活中的真爱,将文本中的情延伸到文本外,让学生对爱有了切身的感悟。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15

学生已学过很多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但多限于“母爱”,像《爱如茉莉》这样以“爱情”为主题的现代文却是第一次接触到。

上学期,上《清平乐村居》时,第一次大胆拨动了那根情弦:

当问到什么是“相媚好”时,有一学生立即回应“谈情说爱”。全班哄笑。当时也惊讶于该生的大胆表达,他拨动了所有学生懵懂的不好意思触及的那根弦,但他说的基本正确,不该让他面临尴尬,更加不能使课堂走向嬉闹,回应所有学生“你别笑,差不多是这个意思。‘相媚好’就是说彼此之间很亲热,亲热地聊天、打趣说笑。”学生兴致更高了,趁势引导想象说话,“这对老夫妻,喝了点小酒,带着点微醉,在亲热地打趣说笑,他们会对彼此说些什么呢?”随手拉起前排一个学生,他有点不知所措,带点羞涩。喊他坐下,重复问题,不一会儿,该生主动举手了,回头请他说,“先说,是谁对谁说?老头子对老婆子还是老婆子对老头子?”他断断续续说,“老头子对老婆子说,‘老婆子,咱们结婚这么多年了,还记得我们刚结婚时的情景吗?’”继续引导说话,“哦,老头子想领老婆子回忆刚结婚时的情景。他们还可能说什么呢?”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那个直呼“谈情说爱”的男生迫不及待了,“老婆子对老头子说:‘老头子啊,你都好几年没说你爱我了,我好想再听你说一遍。’”口气极挠人。再引导,“哎呀,老夫老妻了也需要不时甜蜜一下的嘛!”

一对女生举手,想扮演两人说话。学生间对话,这是我在引导说话时没有想到的方式,学生自己“冒”出来了,教学相长啊!“老婆子,那片竹林是咱俩亲手栽种的,如今已经高耸入云了,明天,咱们过去看看吧!”“好啊,明天一起去看看,它们见证了我们生活的变化啊!”不羞涩的学生积极说话,其他学生也都乐在其中,“同学们,我相信这一对老夫妻‘相媚好’的样子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各不相同,读书就是要这样把文字读活。”“你感觉这对老夫妻的生活怎么样?”生答“美满”“和谐”“幸福”。“俗话说,‘只羡鸳鸯不羡仙’,任谁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被打动的。再读这两句词,把理解和感情读进去。”有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那是我们第一回在课上共同“谈情说爱”,彼此都有些不好意思,但交流下来,我知道了什么叫“思无邪”。

继续交流了下片对三个儿子的描写之后,我们回头再品了“醉”字,“醉”不只是“喝醉”,更是“陶醉”“沉醉”,这样的感情和睦、生活安宁怎能不让人“酒不醉人人自醉”?旁观的词人也不免羡慕向往。那一课,我们都上的很开心,因为有情。

有了那一课的铺垫,本课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了:

一、感受爱:从字里行间感受“爱如茉莉,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幽香沁人心脾”。

“爱体现在细节处”,“爱是互相怜爱”。

二、交流爱:爱体现在细节上,谈自己感受到的父母、朋友、老师对自己的爱。

辩析恋爱是电视上看到的那样的吗?

父母之间在爱吗?结婚是恋爱的结束吗?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父母间爱的细节。

三、采访爱:采访父母,了解他们恋爱时对方为自己做过的让自己最受感动的一个爱的故事或爱的细节。

四、追踪爱:调查孩子成功采访完成作业的比例,70%。

发现遭遇的困难——父母耻谈或表示不记得了。

成功案例分享,询问是如何和父母沟通的、何以能采访成功,交流当时父母的神态、语气、对采访的态度。

五、爱不完……

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对我说,“麻烦以后不要布置这样肉麻的作业了。”我回应,“这是爱的作业。”看来,爱,依然是中国孩子羞于交流、需要学习的。爱不完,我愿意在自己更有体会更能发言之后给学生以启发、引导。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